从春秋战国的诸侯纷争,到秦汉时期的边疆战乱;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动荡不安,到唐宋元明清的朝代更迭,战火几乎从未真正平息过。
每一次战争的爆发,都意味着无数百姓的家园被毁、亲人离散,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在战乱中保全自己和家人,就成为了古人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小乱入城,大乱避乡,浩劫入野”这一避祸观,正是古人在长期的战乱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和生存智慧。
这背后,其实是城市独特的防御体系在发挥关键作用,以西安明城墙为例,其由夯土或砖石筑成,平均高度约 12 米,宽度超过 15 米 ,这样异常厚实的城墙不仅能有效阻挡敌人的进攻,还能承受攻城器械的撞击。
塔楼一般位于城墙转角等重要位置上,不但可以充作观察哨所,还可以储存武器弹药,驻扎防守部队,时刻监视着城外的动静。
垛口则是城墙上的小开口,守军能够最终靠这些开击、投掷石头,对敌人进行相对有效的打击,同时又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环绕城市的护城河,也是一道重要的防线,它宛如一条蜿蜒的玉带,环绕在城市四周,有效阻挡了敌人的进攻。
同时,护城河还兼具隐蔽攻击的功能,一般水下都设有障碍物和陷阱,可以让企图渡河的敌人防不胜防。
吊桥在和平时期放下,方便行人车辆通行;战时则迅速拉起,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
闸门由坚固的门扇构成,厚重的门锁将其牢牢固定,使得攻城器械难以轻易突破。
此外,部分城池还配备了瓮城和暗门,瓮城环绕在城门外,迫使敌军必须先攻破这道额外的防线,从而明显地增加了攻城的难度和时间消耗。
这些防御设施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防御网络,让城市在小乱时期成为百姓的安全港湾。
除了这些防御措施外,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可以在战乱初期,为避难的百姓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稳定的秩序。
一旦城市被围困,百姓们可以依靠这些粮仓维持一段时间的生存,例如,在一些历史记载中,当战乱发生时,城市会开启官仓,向百姓发放粮食,帮他们度过难关。
城市内的医疗资源也相对集中,一般汇聚了经验比较丰富的医生和充足的药材,能够为受伤或患病的百姓提供及时救治。
此外,城中还设有集中的庇护场所,如寺庙、官府等,可为百姓提供临时的栖身之所。
在社会秩序方面,城中有地方官员来管理,官员们会组织协调各项事务,维持市场秩序,确保物资的合理分配。
这种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与乡村的分散和混乱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城市的有序管理,也可以震慑了那些企图趁乱作恶的不法之徒,确保了百姓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尽管战乱对城市中的商业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仍有一些人会利用一些渠道交易,为城市提供了必需的生活用品,这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安抚了民心,维持了社会的正常运转。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张鲁在汉中建立的政权,为 “小乱入城” 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例。
而张鲁在汉中废除了汉朝现行的政治制度,转而以五斗米教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在他的统治下,汉中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成为了乱世中的一片净土。
道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建有 “义舍”,里面备有 “义米、义肉”,供行人无偿食用,量腹取足。
这种互助体系不仅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还让人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对于新加入五斗米道的“鬼卒”,一般由祭酒、大祭酒管理,大家各司其职,生活井井有条。
在民族关系上,张鲁推行各族一律平等的政策,促进了汉中地区各民族的和睦相处,使得社会更加稳定。
这些举措吸引了大量关中百姓前往汉中避乱,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安宁和生存的希望,不必再四处逃亡,饱受战乱之苦。
张鲁政权的存在,充分说明了在小乱时期,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秩序井然的城市或地区,对于百姓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然而,当战乱规模逐步扩大,演变成大规模的全面战争时,城市昔日的优势不仅消失殆尽,反而还会成为百姓生存的巨大困境。
在古代,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大规模战乱爆发,大量非军事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很快就会人满为患 。
以明朝末年的战争为例,许多城市在战乱期间涌入了大量难民,原本宽敞的街道顿时变得拥挤不堪,房屋供不应求,许多人只能在街头巷尾搭建简易的住所,生活条件急剧恶化。
粮食、水源、药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慢慢地减少,物价飞涨,普通百姓根本无力购买。
在一些被围困的城市里,一斗米的价格甚至飙升至平常的数倍,为了一点食物而倾家荡产的家庭,比比皆是。
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市不再是安全的庇护所,反而成为了一座充满死亡和绝望的陷阱。
与城市的集中布局不同,乡村分布在广袤的土地上,房屋分散,道路交错,敌军难以进行大规模的集中攻击。
在一些乡村,村民们会共同组织起来,轮流站岗放哨,防范敌军的袭击;也会互相分享食物、衣物等生活物资,帮助那些极度困难的家庭;还会一起照顾老人、孩子和伤员。
这种互助模式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提升了百姓在战乱中的生存机会,使他们在艰难环境中看到了一丝希望和温暖。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 年)的第三次围攻开封之战,是 “大乱避乡” 的一个典型反面案例。
当时,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包围了开封,由于前两次开封围城战都成功解围,所以战前有大量城外平民避入开封。
据《汴围湿襟录》记载,“外邑大户、在野庶民,避寇入城者又二万余户” ,加上守军和城里原有的三十七八万百姓,开封城内约有五十万军民。
据《大梁守城记》记载:“城中胔骼山积,断发满路,天日为昏,存者十之一二,枯垢如鬼,河墙下敲掇人骨,吸其髓。自曹门至北门,兵丁日饿死三四百人。”
城内的百姓不仅要承受饥饿与疾病的煎熬,还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
这场战争的惨烈结局,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大乱之时,盲目入城避祸可能会带来更加悲惨的后果,而避乡则成为了更为明智的选择。
当战乱发展到末世浩劫的程度,整个社会秩序彻底崩溃,城市和乡村都无法为百姓提供安全保障,此时,荒野便成为了人们最后的避难所。
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们不得不舍弃熟悉的家园,逃到那些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荒郊野岭之中。
如何填饱肚子,就成了首要难题,他们要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找各种可食用的野果、野菜、菌类等来果腹,有时还需要去打猎。
为了遮风挡雨,他们一般会在树木之间搭建简易的庇护所,或者直接居住在一些山洞、岩壁里。
比如,西晋末年,由于司马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引发了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匈奴、鲜卑、羯、羌、氐等游牧民族趁机南下,建立多个政权,这些胡人政权对汉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和掠夺,北方汉人几乎面临灭顶之灾。
百姓们为躲避胡人军队的屠杀,只能逃离家园,躲入深山密林之中,这些地区地势险峻,便于隐蔽,成为了老百姓最后的避难所,为了生计,他们只能依靠采集野果、狩猎和捕鱼等方式为生。
然而,尽管荒野为他们提供了暂时的安全,但百姓还会时刻面临饥饿、疾病和野兽等的威胁,据统计,当时的北方人口从西晋初期的2000万锐减至不足400万,大量百姓在逃亡途中因饥饿、疾病而死亡。
“小乱入城,大乱避乡,浩劫入野” 这一古老的战乱避祸观,是古人在长期的战乱中积累的宝贵生存智慧。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动荡与变迁,反映了古人在极端环境下的顽强求生精神。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远离了古代那种频繁的战乱,但战争、自然灾害等危机仍然不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面对小规模的危机,我们大家可以集中力量,利用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资源,进行相对有效的应对。
大象新闻记者近日,大象新闻记者联合知名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在湖南省长沙市蹲守多处非法场所。5月12日中午14时许,记者向有关部门举报后,跟随开福区卫生健康局、当地公安及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进入一处位于开福区绿城春晓苑的非法的别墅内。
5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称,美方已向中方明确说,若在芬太尼问题上不进行协调,中方必须付出代价,而且中国确实有能力阻止前体化学品的流通。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中国正面临比全球更严峻的痴呆症危机!发病率远高于全球中等水准,40岁后这3类人最危险!#老年人 #痴呆症 #疾病 #阿兹海默症
04年男生拒服兵役,到部队后,先后5次递交离队申请,被武警部队作除名处理,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比亚迪以96.9万名员工,成国内上市公司中员工数量最多企业 (澎湃新闻、齐鲁晚报、湖南日报)#新能源 #汽车 #企业 #打工人
高额关税下,美国的小企业主受到严重冲击。来自纽约的埃斯纳尔晒出了他的高额关税账单,账单显示,关税的费用已超越了他进口商品本身的费用。
有些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员在考了职称后,挂靠职称证书给公司,比如会计证、统计证、建造师、电气工程师、消防工程师、土木工程师等等。
据广东省中医院发布的讣告,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大科主任、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脾胃病科专科带头人张北平,因病于2025年5月9日逝世,享年52岁。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据印媒报道称,印度民众在霍希亚尔普尔发现了巴基斯坦发射的中国 PL-15E 导弹的残骸,从公布的视频来看,这枚导弹大部分都是完整的,尾舵、发动机、弹体中部的短翼都非常完整,此前在社会化媒体上已然浮现多次残骸,包括天线、制导舱甚至T/R单元,这不禁让很多网友都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