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横跨珠江口又一座“超级工程”,深中通道画上了“黄金内湾”A字的关键一横,让粤港澳大湾区似乎变得更“小”了一些。
深中通道通车后,从东莞滨海湾高速口上广深沿江高速,可实现20分钟直达深圳宝安机场,比原来节省了一半以上时间。而通过万顷沙支线,滨海湾还将与广州南沙实现“南北双通道对接”。
深中通道不仅便利了滨海湾的交通出行,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超级工程”的辐射下,滨海湾与深圳前海、中山翠亨形成“黄金内湾”100公里内更为紧密的“新三角”,迎来更大范围、高效流转的区域融合,打开更多发展的想象空间。
作为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桥头堡”,滨海湾正以更开放、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姿态,迎接深中通道带来的新机遇,在大湾区经济、社会、文化全方位“融合聚变”的大局中勃发新生机。
一直以来,珠江东西两岸隔洋相望,物理空间的阻隔带来珠三角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痛点”。
从1997年首个跨海通道——虎门大桥落成至今的27年里,穗深港高铁、黄埔大桥、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等一条条跨江“纽带”越过珠江连接两岸,让大湾区8600多万人口、14万亿元GDP超大经济体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相互交织。
从高空俯瞰,除了港珠澳大桥外的跨海通道都集中在珠江口“A”字上部,多年来,大部分车辆往来两岸都需要北上绕行,虎门大桥和南沙大桥早已超负荷运行。
如今,深中通道主线落成开通后,填补了“黄金内湾”北端到南端两座桥梁之间、60多公里内缺乏大型跨江海通道的“空白”,有效缓解了东莞与广州跨江通道的车流压力;从珠江口中部加密“缝合”两岸,也让粤港澳大湾区越来越像“一座城”。
因此,深中通道并不只是“点对点”的简单连接,更是产生了中部跨海交通“大动脉”以线带面、加快塑造“黄金内湾”一体化空间格局的力量。
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认为,深中通道具有居中优势,无论北线车流绕行中线,还是南线车流绕行中线,都是相对方便的,未来将成为性价比最高、效率最高的大通道。
东莞滨海湾新区是距离深圳前海最近的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更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得天独厚优势。
目光来到深中通道东岸,其海底隧道出入口位于深圳宝安区,与滨海湾仅一河之隔。不远处,广深沿江高速二期的深中通道深圳侧接线也同期开通,不仅直连深中通道入口,也改变了以往沿江高速与宝安机场不互通的状况。
如今,从滨海湾高速口出发,沿广深沿江高速,30分钟可以直达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入口、20分钟直达深圳宝安机场。同时,滨海湾正快速推进福海路立交开工建设,建成后将逐步扩大出入高速口的车流容量、提升通行效率,最大化利用好“家门口的机场”和“家门口的跨江通道”的经济社会价值。
把视线拉到更远,虎门大桥在滨海湾北部穿威远岛而过,深中通道临近滨海湾南部交椅湾,坐拥一南一北横跨珠江的“双通道”对外交通新格局,这在“黄金内湾”中是独一份儿。
随着接下来深中通道万顷沙支线的开通,滨海湾与广州南沙可实现“南北对接”,与中山、珠海、佛山等西岸城市往来更便捷,将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要素往来提质增效。
深圳是大湾区重要中心城市和增长极,近年来,它的快速地发展格局不断向周边城市辐射渗透,带动东莞、惠州、汕尾等城市形成“深圳都市圈”。
深中通道开通后,深圳产业资源外拓的选项将不再局限于东莞、惠州等珠江东岸城市,中山、江门等地将成为深圳产业向外延伸的新腹地。
“分流是阶段性的,合流才是大势所趋。”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看来,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以及国内的杭州湾,都是以跨海大桥为通道纽带构建出“金三角”,实现了都市圈人口集聚和区域经济高速发展。
深中通道开通后,在大湾区“黄金内湾”100公里“大三角”范围内,东莞滨海湾新区与“老邻居”深圳前海、“新邻居”中山翠亨又构成了最紧密的三角区域,将带来更快的流动、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多层次的合作,郭万达称之为大湾区新的“增长三角”,“深中通道带动整个大湾区的‘流量’增多,滨海湾也自然水涨船高、近湾近桥先得流”。
实际上,这个“增长三角”早在2022年就着手谋划。彼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司长肖渭明来粤调研时提出,为破解珠江口东西两岸发展不平衡、深圳未来发展空间不足等现实难题,可考虑在深圳前海、东莞滨海湾新区、中山翠亨新区等环珠江口区域规划建设一体化发展平台。
过去两年,滨海湾与前海、翠亨加强对接沟通、考察调研,积极谋划推进环珠江口“黄金内湾”一体化平台,并以深圳都市圈的建设发展为契机参与临港临空经济组团。
深中通道开通后,正好把广州南沙、深圳前海、东莞滨海湾、中山翠亨、珠海横琴5大战略平台“五朵金花”串珠成链、握指成拳,“黄金内湾”一体化平台建设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
“滨海湾新区是‘黄金内湾’一体化的持份者、受益者,未来应当积极做一体化建设的推动者、示范者,”郭万达表示,滨海湾自诞生起就拥有东莞开放经济的基因,深中通道给予了滨海湾向西协同、大开门户的新机遇,要逐步放大“双通道经济+平台经济”的优势,积极主动融入两岸协作。
平台经济,最重要的是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的先行先试。郭万达认为,未来,围绕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低空经济等新兴起的产业,滨海湾不仅要发力招商引资和产业集群培育,更要积极与周边各大平台联动协同做好“治理的文章”,包括规则制定、机制对接、伦理限制、法律约束等,为新兴起的产业扎根大湾区发展创造安全的环境、自由广阔的空间,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价值链在两岸的融合发展。
“黄金内湾”一体化高水平发展的步伐已然迈开。6月20日,深中通道通车前夕,深圳的前海合作区、宝安区与东莞滨海湾新区、中山翠亨新区联动,共同签订深中通道沿线沿岸区域党建共建协议,旨在探索党建引领区域一体化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机制,促进“三城四区”间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在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上,滨海湾正高水平推进省自贸区联动发展区建设,全力推动投资、贸易、金融、法制等领域的37项改革事项落地。
过去,整个大湾区经济的主轴基本是沿“广深港澳科学技术创新走廊”呈南北走向发展。如今,深中通道画上“A”字关键一横后,一条跨越珠江、横贯东西的经济产业新轴线也在加速发育。
位于两轴交汇点的滨海湾新区,深度参与东西向产业新轴线的培育,要选择错位还是协同发展?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东莞以强韧的制造实力、完备的产业链,在广深港三大一线城市“夹缝”之间寻求机会,成为广深港产业链、供应链的“最佳搭档”,把“虹吸”转化成“扩散”效应,承接住大量外溢资源,实现了向万亿级城市转身。
“随着大湾区城市群联系日渐紧密,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各环节、创新链各要素也将在东西两岸多点开花。”郭万达认为,在大湾区建设的初始阶段,错位发展有利于各战略平台发挥比较优势、积蓄动能。但要走得更远、更高、更可持续,协同与融合是必然选择。“打个比方,一个智能终端产品,可能核心部件研发制造在滨海湾、融资在前海、配套生产在翠亨、应用在南沙,不同环节的企业都能在大湾区找到最合适的生长土壤。”
深中通道通车后,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将沿着南北两大轴线,更高效、畅通地流动,也将进一步点燃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引擎。正如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研究员陈宪所言,深中通道开通后,珠东的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将与珠西的五金、家电等传统优势产业加速融合,实现深度双向赋能。
眼下,滨海湾正依托东莞制造业基础,优先全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与中山翠亨的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形成错位。
未来,随着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大学科技园的建成落地,将集聚大批人才和创新企业,提升滨海湾产学研一体化水平,加强与香港深圳的大学、科技园的联动,与中山、江门等西岸传统产业升级、智能化发展的深入协作。
依托近期建立的深中通道沿线沿岸“三城四区”党建平台,滨海湾还将与深圳前海和宝安区、中山翠亨打造协同发展产业圈、联合招商生态圈。
在产业协作方面,探索成立跨“三城四区”产业链联合党委,通过共建区域产业合作园、拓展“双向飞地”等方式,促进生产要素双向流动更高效有序、产业跨城协作分工更精准深入。
在招商方面,探索企业互荐机制,对OPPO、vivo等辖区企业在“三城四区”之间互设制造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予以支持和引导;围绕制造业招商和总部招商,共办联合招商引资对接会、组建招商团联合赴外招商。
当深中通道“引来流量”后,滨海湾还将在“留住流量”上下功夫,不断擦亮44公里东莞黄金海岸、战争海防遗址等文旅地标名片,协同打造深中通道沿线沿岸文旅商主题线路;推进区域间政务服务异地办理、数据共享,以城市服务、公共交通、生态文旅等“软环境”一体化,在大湾区“同城化”生活中不断彰显美丽海湾、历史名城、智造强区的优势。
七百多年后,连湾向海,协同融合,滨海湾乃至东莞未来的想象空间,将远比伶仃洋更为广阔。